《燃气具的环境适应性》培训顺利举办

环境适应性是产品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环境适应性作为重要的产品质量特性,对产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其他技术性能,包括用户的使用体验产生重要影响,是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我国现行燃气具标准基本上以温带气候和平原地区为基本环境条件,对其他类型的环境条件要求涉及不多,难以适应产品在我国幅员广大、环境多样的使用条件下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实际上,我国家用燃气具的使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基本上不符合上述基本环境条件,约80%的家用燃气具的实际使用环境与设计环境条件不符,以往产品出现环境条件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时,通常未能够准确地分析判断,从而成为我国家用燃气具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盲区。
培训上,黄工重点围绕家用燃气具在寒冷气候、高原环境和热带气候三大典型环境下的适应性挑战与解决方案展开系统讲解。寒冷环境下燃气具设计需重点考虑-10℃及以下的严苛条件,全面考量产品材料、零部件、结构、功能、安装等方面的耐低温性,重点解决低温导致的燃气和电气的安全隐患,其中储运环节的极端低温耐受能力是产品适应性验证的关键。高原环境对燃气具的安全性和性能提出特殊要求,海拔1000m以上是高原型产品的应用环境,GB 29550—2013《民用建筑燃气安全技术条件》对高原地区使用的燃气具的燃气压力规定了特定的要求;GB/T 4706.1—2024标准新增了海拔2000m以上产品的电气安全规范,包括瞬态过电压和电气间隙等关键指标。高原产品还需兼顾低温环境适应性以及燃烧系统的高原适应性等要求,这些要求与燃气具在高原地区的安全可靠运行密切相关。热带气候对燃气具安全性、可靠性影响十分突出,热带气候条件应作为家用燃气具产品安全的基本环境条件的基础,这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既能有效解决按温带气候条件设计的家用电器产品用于热带气候地区,从而产生的产品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用户体验等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家用燃气具产品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
广东省燃气具协会未来将通过标准宣贯、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带领会员单位持续关注环境适应性技术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在2025年质量提升培训计划中,还包括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责任管理、燃气具一致性管理、产品生态设计要求等内容,提升企业质量,夯实企业技术和服务能力,助力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